当你放下新年归乡的背囊,去寻觅那些回忆中的滋味时,无妨沿着江津老城的大街,慢步至南安街口,来到这家“苏曹记老白沙绍子面”。
虽现在门头为“佳正臊子面”,但“老白沙绍子面”在江津人心目中更为有名。差异于重庆小面传统的麻、辣、香,这一起源于1897年的老白沙特有面食,更偏重于清淡、鲜美。面条细长,厚薄均匀,绍子鲜香,面汤稠而不腻,具有“薄劲光、煎稀汪、酸咸香”的特色。其特制绍子中包括野生菌、豆腐干、鸡蛋、大头菜、鲜猪肉等十多种原材料,吃过不会有发腻、上火的感觉。据江津地方志记载,最早“白沙绍子面”从传统“八大碗”中的“虾羹汤”演化而来,乃至在民国时期登上过宋美龄、邓鹤年等名人的餐桌。
现在,店东苏承禄已是这一“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”技艺的第三代传人,从2009年落户江津城区,一年四季每天都能卖出数百碗面,许多顾客光临的前史乃至超越10年。新年期间不提价,也成了老传统。
今日,火炉仍旧,面香如是。不知,当你品味完这碗面条时,那份内心深处最柔软最温馨的乡情乡恋,是否已从味蕾引发?